這次的 Chrometober 活動,我們透過捲動式書籍分享有趣又恐怖的訣竅。
繼 Designcember 之後,今年我們想為您打造 Chrometober,以便精選及分享社群和 Chrome 團隊的網路內容。去年的 Designcember 展示了容器查詢的使用方式,今年則會介紹 CSS 捲動連結動畫 API。
如要查看捲動書籍體驗,請前往 web.dev/chrometober-2022。
總覽
這個專案的目標是提供奇特的體驗,突顯捲動連結動畫 API。不過,除了有趣之外,使用者體驗也必須快速且易於存取。這個專案也是測試正在開發中的 API polyfill 的絕佳方式,同時也能嘗試不同的技術和工具組合。而且還以萬聖節主題打造!
我們的團隊結構如下所示:
- Tyler Reed:插圖和設計
- Jhey Tompkins:架構和創意領導
- Una Kravets:專案負責人
- Bramus Van Damme:網站貢獻者
- Adam Argyle:無障礙審查
- Aaron Forinton:文案撰寫
草擬捲動式說書體驗
2022 年 5 月,我們首次在團隊外出時開始構思 Chrometober 的內容。我們收集了一系列塗鴉,思考使用者如何透過某種形式的 раскадров畫面捲動畫面。我們受到電玩遊戲的啟發,考慮透過墓地和鬼屋等場景,提供捲動體驗。
我很高興能擁有創作自由,將我的第一個 Google 專案帶往意想不到的方向。這是使用者瀏覽內容的早期原型。
當使用者向側捲動時,區塊會旋轉並縮放。但考量到如何為各種尺寸裝置的使用者提供優質體驗,我決定放棄這個想法。相反地,我傾向於採用過去設計的內容。2020 年,我很幸運地能使用 GreenSock 的 ScrollTrigger 建構發布版的示範。
我建立的其中一個範例是 3D CSS 書籍,可在捲動時翻頁,這更符合我們在 Chrometober 活動中想要呈現的效果。捲動連結動畫 API 是這項功能的完美替代方案。您會發現,它也能與 scroll-snap
搭配使用。
Tyler Reed 是本專案的插畫師,他很擅長根據我們變更的想法調整設計。Tyler 非常擅長將所有創意點子付諸實現。一起集思廣益的過程非常有趣。我們希望這項功能能以分開的區塊來呈現,這樣一來,我們就能將這些元素組合成場景,然後挑選要讓哪些元素動起來。
主要概念是,使用者在閱讀書籍時,可以存取內容區塊。他們也可以與一些有趣的內容互動,包括我們在體驗中加入的復活節彩蛋,例如鬧鬼屋中的肖像畫,眼睛會跟著你的游標移動,或是由媒體查詢觸發的細微動畫。這些構想和功能會在捲動時顯示動畫效果。我們最初的想法是,在使用者捲動畫面時,讓殭屍兔子沿著 x 軸上升和平移。
熟悉 API
在開始玩弄個別功能和復活節彩蛋之前,我們需要一本書。因此,我們決定利用這個機會,測試新推出的 CSS 捲動連結動畫 API 的功能組合。目前任何瀏覽器都不支援捲動連結動畫 API。不過,在開發 API 的同時,互動團隊的工程師也一直在進行polyfill 的開發工作。這可讓您在開發過程中測試 API 的形狀。也就是說,我們現在就可以使用這個 API,而這類有趣的專案通常是測試實驗功能並提供意見回饋的好地方。本文後半段會說明我們瞭解到哪些資訊,以及我們提供的意見回饋。
大致來說,您可以使用這個 API 將動畫連結至捲動。請注意,您無法在捲動時觸發動畫,這項功能可能會在日後推出。捲動連結動畫也分為兩大類別:
- 回應捲動位置的事件。
- 回應元素在捲動容器中的位置。
如要建立後者,我們會使用透過 animation-timeline
屬性套用的 ViewTimeline
。
以下是使用 ViewTimeline
的 CSS 範例:
.element-moving-in-viewport {
view-timeline-name: foo;
view-timeline-axis: block;
}
.element-scroll-linked {
animation: rotate both linear;
animation-timeline: foo;
animation-delay: enter 0%;
animation-end-delay: cover 50%;
}
@keyframes rotate {
to {
rotate: 360deg;
}
}
我們會使用 view-timeline-name
建立 ViewTimeline
,並為其定義軸。在本範例中,block
是指邏輯 block
。動畫會透過 animation-timeline
屬性連結至捲動畫面。animation-delay
和 animation-end-delay
(在撰寫本文時) 是我們定義階段的方式。
這些階段會定義動畫應連結的點,與元素在捲動容器中的位置相關。在本範例中,我們會在元素進入捲動容器 (enter 0%
) 時啟動動畫。並在覆蓋捲動容器的 50% (cover 50%
) 時結束。
以下是示範影片:
您也可以將動畫連結至在檢視區中移動的元素。如要這麼做,請將 animation-timeline
設為元素的 view-timeline
。這類情況適合用於清單動畫。這項行為類似於使用 IntersectionObserver
在輸入時為元素製作動畫的情況。
element-moving-in-viewport {
view-timeline-name: foo;
view-timeline-axis: block;
animation: scale both linear;
animation-delay: enter 0%;
animation-end-delay: cover 50%;
animation-timeline: foo;
}
@keyframes scale {
0% {
scale: 0;
}
}
這樣一來,「Mover」就會在進入可視區域時放大,觸發「Spinner」的旋轉動作。
實驗結果顯示,API 與 scroll-snap 搭配得非常好。捲動精靈與 ViewTimeline
的組合,非常適合用於書籍中的頁面翻轉。
設計機制原型
經過一些實驗後,我終於成功製作出書籍原型。您可以左右捲動翻頁,
在示範中,您可以看到以虛線邊框標示的不同觸發條件。
標記會如下所示:
<body>
<div class="book-placeholder">
<ul class="book" style="--count: 7;">
<li
class="page page--cover page--cover-front"
data-scroll-target="1"
style="--index: 0;"
>
<div class="page__paper">
<div class="page__side page__side--front"></div>
<div class="page__side page__side--back"></div>
</div>
</li>
<!-- Markup for other pages here -->
</ul>
</div>
<div>
<p>intro spacer</p>
</div>
<div data-scroll-intro>
<p>scale trigger</p>
</div>
<div data-scroll-trigger="1">
<p>page trigger</p>
</div>
<!-- Markup for other triggers here -->
</body>
捲動時,書籍的頁面會翻動,但不會自動開啟或關閉。這取決於觸發事件的捲動對齊方式。
html {
scroll-snap-type: x mandatory;
}
body {
grid-template-columns: repeat(var(--trigger-count), auto);
overflow-y: hidden;
overflow-x: scroll;
display: grid;
}
body > [data-scroll-trigger] {
height: 100vh;
width: clamp(10rem, 10vw, 300px);
}
body > [data-scroll-trigger] {
scroll-snap-align: end;
}
這次我們不會在 CSS 中連結 ViewTimeline
,而是在 JavaScript 中使用 Web Animations API。這項做法還有另一項好處,就是能夠迴圈一組元素並產生所需的 ViewTimeline
,而非手動建立這些元素。
const triggers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All("[data-scroll-trigger]")
const commonProps = {
delay: { phase: "enter", percent: CSS.percent(0) },
endDelay: { phase: "enter", percent: CSS.percent(100) },
fill: "both"
}
const setupPage = (trigger, index) => {
const target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(
`[data-scroll-target="${trigger.getAttribute("data-scroll-trigger")}"]`
);
const viewTimeline = new ViewTimeline({
subject: trigger,
axis: 'inline',
});
target.animate(
[
{
transform: `translateZ(${(triggers.length - index) * 2}px)`
},
{
transform: `translateZ(${(triggers.length - index) * 2}px)`,
offset: 0.75
},
{
transform: `translateZ(${(triggers.length - index) * -1}px)`
}
],
{
timeline: viewTimeline,
…commonProps,
}
);
target.querySelector(".page__paper").animate(
[
{
transform: "rotateY(0deg)"
},
{
transform: "rotateY(-180deg)"
}
],
{
timeline: viewTimeline,
…commonProps,
}
);
};
const triggers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All('[data-scroll-trigger]')
triggers.forEach(setupPage);
我們會為每個觸發條件產生 ViewTimeline
。接著,我們使用該 ViewTimeline
為觸發事件的相關聯頁面製作動畫。這會將頁面的動畫連結至捲動。在動畫中,我們會旋轉頁面元素的 y 軸,以便翻頁。我們也會在 z 軸上轉譯頁面,讓頁面以書籍的形式運作。
全面整合使用
我設計好書籍的機制後,便可專注於將 Tyler 的插圖呈現出來。
天文攝影
團隊在 2021 年使用 Astro 進行 Designcember,我很想在 Chrometober 再次使用這項工具。開發人員能夠將內容分割為元件的體驗,非常適合這個專案。
書籍本身就是一個元件。也是一組頁面元件。每個頁面都有兩面,且有背景。頁面側邊的子項是可輕鬆新增、移除及定位的元件。
製作相片書
我認為讓區塊容易管理非常重要。我還希望讓其他團隊成員輕鬆做出貢獻。
頂層頁面是由設定陣列定義。陣列中的每個網頁物件都會定義網頁的內容、背景和其他中繼資料。
const pages = [
{
front: {
marked: true,
content: PageTwo,
backdrop: spreadOne,
darkBackdrop: spreadOneDark
},
back: {
content: PageThree,
backdrop: spreadTwo,
darkBackdrop: spreadTwoDark
},
aria: `page 1`
},
/* Obfuscated page objects */
]
這些值會傳遞至 Book
元件。
<Book pages={pages} />
Book
元件會套用捲動機制,並建立書籍的頁面。使用原型中的相同機制,但我們會共用全域建立的多個 ViewTimeline
例項。
window.CHROMETOBER_TIMELINES.push(viewTimeline);
這樣一來,我們就能分享時間軸供其他地方使用,而不需要重新建立時間軸。稍後會再詳細說明。
頁面組合
每個網頁都是清單中的清單項目:
<ul class="book">
{
pages.map((page, index) => {
const FrontSlot = page.front.content
const BackSlot = page.back.content
return (
<Page
index={index}
cover={page.cover}
aria={page.aria}
backdrop={
{
front: {
light: page.front.backdrop,
dark: page.front.darkBackdrop
},
back: {
light: page.back.backdrop,
dark: page.back.darkBackdrop
}
}
}>
{page.front.content && <FrontSlot slot="front" />}
{page.back.content && <BackSlot slot="back" />}
</Page>
)
})
}
</ul>
並將定義的設定傳遞至每個 Page
例項。這些頁面會使用 Astro 的插槽功能,在每個頁面中插入內容。
<li
class={className}
data-scroll-target={target}
style={`--index:${index};`}
aria-label={aria}
>
<div class="page__paper">
<div
class="page__side page__side--front"
aria-label={`Right page of ${index}`}
>
<picture>
<source
srcset={darkFront}
media="(prefers-color-scheme: dark)"
height="214"
width="150"
>
<img
src={lightFront}
class="page__background page__background--right"
alt=""
aria-hidden="true"
height="214"
width="150"
>
</picture>
<div class="page__content">
<slot name="front" />
</div>
</div>
<!-- Markup for back page -->
</div>
</li>
這段程式碼主要用於設定結構。貢獻者大多不需要接觸這段程式碼,即可編輯書籍內容。
背景幕
將廣告素材轉換成書籍後,就能更輕鬆地將各個部分分開,而且書籍的每個開本都是從原始設計擷取的場景。
我們已決定書籍的顯示比例,因此每個頁面的背景可以包含圖片元素。將該元素的寬度設為 200%,並根據網頁邊緣使用 object-position
即可解決問題。
.page__background {
height: 100%;
width: 200%;
object-fit: cover;
object-position: 0 0;
position: absolute;
top: 0;
left: 0;
}
.page__background--right {
object-position: 100% 0;
}
網頁內容
讓我們來看看如何建構其中一個網頁。第三頁顯示在樹上出現的貓頭鷹。
系統會根據設定中定義的內容,填入 PageThree
元件。這是一個 Astro 元件 (PageThree.astro
)。這些元件看起來像 HTML 檔案,但頂端有類似前置資料的程式碼圍欄。這樣一來,我們就能匯入其他元件。第三頁的元件如下所示:
---
import TreeOwl from '../TreeOwl/TreeOwl.astro'
import { contentBlocks } from '../../assets/content-blocks.json'
import ContentBlock from '../ContentBlock/ContentBlock.astro'
---
<TreeOwl/>
<ContentBlock {...contentBlocks[3]} id="four" />
<style is:global>
.content-block--four {
left: 30%;
bottom: 10%;
}
</style>
再次強調,頁面本質上是原子狀態。這些模型是使用一組特徵建立而成。第三頁包含內容區塊和互動式貓頭鷹,因此每個項目都有一個元件。
內容區塊是書籍中內容的連結。這些也由設定物件驅動。
{
"contentBlocks": [
{
"id": "one",
"title": "New in Chrome",
"blurb": "Lift your spirits with a round up of all the tools and features in Chrome.",
"link": "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wdN1fJA_d8&list=PLNYkxOF6rcIDfz8XEA3loxY32tYh7CI3m"
},
…otherBlocks
]
}
這項設定會在需要內容區塊時匯入。接著,相關的區塊設定會傳遞至 ContentBlock
元件。
<ContentBlock {...contentBlocks[3]} id="four" />
這裡也提供一個範例,說明如何使用網頁元件來定位內容。這裡會顯示內容區塊的位置。
<style is:global>
.content-block--four {
left: 30%;
bottom: 10%;
}
</style>
不過,內容區塊的一般樣式會與元件程式碼一併放置。
.content-block {
background: hsl(0deg 0% 0% / 70%);
color: var(--gray-0);
border-radius: min(3vh, var(--size-4));
padding: clamp(0.75rem, 2vw, 1.25rem);
display: grid;
gap: var(--size-2);
position: absolute;
cursor: pointer;
width: 50%;
}
至於貓頭鷹,則是這項互動功能的其中一個項目。這個小範例很適合用來說明如何使用我們建立的共用 ViewTimeline。
大致來說,我們的貓頭鷹元件會匯入部分 SVG,並使用 Astro 的 Fragment 將其內嵌。
---
import { default as Owl } from '../Features/Owl.svg?raw'
---
<Fragment set:html={Owl} />
而定位貓頭鷹的樣式會與元件程式碼一併放置。
.owl {
width: 34%;
left: 10%;
bottom: 34%;
}
還有一個額外的樣式,用於定義貓頭鷹的 transform
行為。
.owl__owl {
transform-origin: 50% 100%;
transform-box: fill-box;
}
使用 transform-box
會影響 transform-origin
。會將其與 SVG 中物件的邊界框相關聯。貓頭鷹從底部中心放大,因此使用 transform-origin: 50% 100%
。
最有趣的部分是將貓頭鷹連結至我們產生的 ViewTimeline
:
const setUpOwl = () => {
const owl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('.owl__owl');
owl.animate([
{
translate: '0% 110%',
},
{
translate: '0% 10%',
},
], {
timeline: CHROMETOBER_TIMELINES[1],
delay: { phase: "enter", percent: CSS.percent(80) },
endDelay: { phase: "enter", percent: CSS.percent(90) },
fill: 'both'
});
}
if (window.matchMedia('(prefers-reduced-motion: no-preference)').matches)
setUpOwl()
在這段程式碼中,我們會執行兩項操作:
- 檢查使用者的動作偏好設定。
- 如果沒有偏好設定,請連結貓頭鷹的動畫,讓畫面捲動。
在第二部分,貓頭鷹會使用 Web Animations API 在 y 軸上顯示動畫。使用個別的轉換屬性 translate
,並連結至一個 ViewTimeline
。並透過 timeline
屬性連結至 CHROMETOBER_TIMELINES[1]
。這是為翻頁產生的 ViewTimeline
。這會使用 enter
階段將貓頭鷹的動畫連結至翻頁。定義當頁面轉動 80% 時,開始移動貓頭鷹。在 90% 時,貓頭鷹應會完成翻譯。
書籍功能
您現在已瞭解建構網頁的方法,以及專案架構的運作方式。您可以瞭解這項功能如何讓作者立即著手,處理自己選擇的頁面或功能。書籍中的各項功能都有與書籍翻頁相關的動畫,例如在翻頁時會飛進和飛出的小蝙蝠。
並包含由 CSS 動畫提供動力的元素。
書籍內容區塊完成後,就可以發揮創意使用其他功能。這為我們提供了產生不同互動機會,並嘗試不同的實作方式。
維持正常回應速度
回應式可視區域單位會為書籍和其功能設定大小。不過,讓字型保持回應式也是個有趣的挑戰。容器查詢單位在此非常實用。不過,目前還未在所有地區推出。書籍的大小已設定,因此不需要容器查詢。您可以使用 CSS calc()
產生內嵌容器查詢單元,並用於設定字型大小。
.book-placeholder {
--size: clamp(12rem, 72vw, 80vmin);
--aspect-ratio: 360 / 504;
--cqi: calc(0.01 * (var(--size) * (var(--aspect-ratio))));
}
.content-block h2 {
color: var(--gray-0);
font-size: clamp(0.6rem, var(--cqi) * 4, 1.5rem);
}
.content-block :is(p, a) {
font-size: clamp(0.6rem, var(--cqi) * 3, 1.5rem);
}
南瓜在夜間發光
有心人可能會注意到,我們先前討論網頁背景時,使用了 <source>
元素。Una 希望能提供互動功能,讓使用者根據偏好的色彩配置做出反應。因此,背景圖片支援淺色和深色模式,並提供不同的變化版本。您可以使用媒體查詢搭配 <picture>
元素,因此這是提供兩種背景樣式的絕佳方式。<source>
元素會查詢色彩配置偏好設定,並顯示適當的背景。
<picture>
<source srcset={darkFront} media="(prefers-color-scheme: dark)" height="214" width="150">
<img src={lightFront} class="page__background page__background--right" alt="" aria-hidden="true" height="214" width="150">
</picture>
您可以根據色彩配置偏好設定,進行其他變更。頁面 2 上的南瓜會根據使用者的色彩配置偏好設定做出反應。使用的 SVG 包含代表火焰的圓形,會在深色模式中放大並顯示動畫。
.pumpkin__flame,
.pumpkin__flame circle {
transform-box: fill-box;
transform-origin: 50% 100%;
}
.pumpkin__flame {
scale: 0.8;
}
.pumpkin__flame circle {
transition: scale 0.2s;
scale: 0;
}
@media(prefers-color-scheme: dark) {
.pumpkin__flame {
animation: pumpkin-flicker 3s calc(var(--index, 0) * -1s) infinite linear;
}
.pumpkin__flame circle {
scale: 1;
}
@keyframes pumpkin-flicker {
50% {
scale: 1;
}
}
}
這張肖像照是否在監視你?
如果你查看第 10 頁,可能會發現一些問題。你正在被觀看!當您在頁面上移動時,肖像畫像的眼睛會跟隨您的游標。這裡的訣竅是將指標位置對應至轉譯值,然後傳遞至 CSS。
const mapRange = (inputLower, inputUpper, outputLower, outputUpper, value) => {
const INPUT_RANGE = inputUpper - inputLower
const OUTPUT_RANGE = outputUpper - outputLower
return outputLower + (((value - inputLower) / INPUT_RANGE) * OUTPUT_RANGE || 0)
}
這個程式碼會取得輸入和輸出範圍,並對應給定的值。舉例來說,這個用法會產生 625 的值。
mapRange(0, 100, 250, 1000, 50) // 625
在人像模式中,輸入值是每隻眼睛的中心點,加上或減去一些像素距離。輸出範圍是眼睛可轉譯的像素數量。然後,x 或 y 軸上的指標位置會以值的形式傳遞。為了在移動時取得眼睛的中心點,我們複製了眼睛。原始圖片不會移動,且為透明狀態,用於參考。
接著,您需要將這些元素綁定在一起,並更新眼睛的 CSS 自訂屬性值,讓眼睛可以移動。函式會繫結至 pointermove
事件,以便對應 window
。觸發此事件時,系統會使用每個眼睛的邊界來計算中心點。接著,系統會將指標位置對應至設為眼睛自訂屬性值的值。
const RANGE = 15
const LIMIT = 80
const interact = ({ x, y }) => {
// map a range against the eyes and pass in via custom properties
const LEFT_EYE_BOUNDS = LEFT_EYE.getBoundingClientRect()
const RIGHT_EYE_BOUNDS = RIGHT_EYE.getBoundingClientRect()
const CENTERS = {
lx: LEFT_EYE_BOUNDS.left + LEFT_EYE_BOUNDS.width * 0.5,
rx: RIGHT_EYE_BOUNDS.left + RIGHT_EYE_BOUNDS.width * 0.5,
ly: LEFT_EYE_BOUNDS.top + LEFT_EYE_BOUNDS.height * 0.5,
ry: RIGHT_EYE_BOUNDS.top + RIGHT_EYE_BOUNDS.height * 0.5,
}
Object.entries(CENTERS)
.forEach(([key, value]) => {
const result = mapRange(value - LIMIT, value + LIMIT, -RANGE, RANGE)(key.indexOf('x') !== -1 ? x : y)
EYES.style.setProperty(`--${key}`, result)
})
}
值傳遞至 CSS 後,樣式就能根據需求處理這些值。最棒的是,您可以使用 CSS clamp()
為每個眼睛設定不同的行為,因此無須再修改 JavaScript,即可讓每個眼睛的行為有所不同。
.portrait__eye--mover {
transition: translate 0.2s;
}
.portrait__eye--mover.portrait__eye--left {
translate:
clamp(-10px, var(--lx, 0) * 1px, 4px)
clamp(-4px, var(--ly, 0) * 0.5px, 10px);
}
.portrait__eye--mover.portrait__eye--right {
translate:
clamp(-4px, var(--rx, 0) * 1px, 10px)
clamp(-4px, var(--ry, 0) * 0.5px, 10px);
}
施放法術
如果你查看第六頁,是否覺得很著迷?這個頁面採用了我們神奇魔法狐狸的設計。移動游標時,您可能會看到自訂的游標軌跡效果。這會使用畫布動畫。<canvas>
元素位於 pointer-events: none
之上,位於其他網頁內容之上。也就是說,使用者仍可點選下方的內容區塊。
.wand-canvas {
height: 100%;
width: 200%;
pointer-events: none;
right: 0;
position: fixed;
}
就像肖像會在 window
上監聽 pointermove
事件一樣,<canvas>
元素也會這麼做。不過,每次事件觸發時,我們都會建立物件,以便在 <canvas>
元素上顯示動畫。這些物件代表游標軌跡中使用的形狀。這些點具有座標和隨機色調。
我們再次使用先前的 mapRange
函式,因為我們可以使用該函式將指標差異值對應至 size
和 rate
。物件會儲存在陣列中,當物件繪製至 <canvas>
元素時,系統會循環處理該陣列。每個物件的屬性會告訴 <canvas>
元素應在何處繪製物件。
const blocks = []
const createBlock = ({ x, y, movementX, movementY }) => {
const LOWER_SIZE = CANVAS.height * 0.05
const UPPER_SIZE = CANVAS.height * 0.25
const size = mapRange(0, 100, LOWER_SIZE, UPPER_SIZE, Math.max(Math.abs(movementX), Math.abs(movementY)))
const rate = mapRange(LOWER_SIZE, UPPER_SIZE, 1, 5, size)
const { left, top, width, height } = CANVAS.getBoundingClientRect()
const block = {
hue: Math.random() * 359,
x: x - left,
y: y - top,
size,
rate,
}
blocks.push(block)
}
window.addEventListener('pointermove', createBlock)
如要繪製到畫布,請使用 requestAnimationFrame
建立迴圈。游標軌跡應只在網頁可見時才算是算繪。我們有一個 IntersectionObserver
,用來更新及判斷哪些頁面在檢視中。如果畫面中顯示的是網頁,物件會在畫布上算繪為圓形。
接著,我們會循環處理 blocks
陣列,並繪製軌跡的每個部分。每個影格都會縮小物件的大小,並以 rate
變更物件的位置。這會產生墜落和縮放效果。如果物件完全縮小,系統會將物件從 blocks
陣列中移除。
let wandFrame
const drawBlocks = () => {
ctx.clearRect(0, 0, CANVAS.width, CANVAS.height)
if (PAGE_SIX.className.indexOf('in-view') === -1 && wandFrame) {
blocks.length = 0
cancelAnimationFrame(wandFrame)
document.body.removeEventListener('pointermove', createBlock)
document.removeEventListener('resize', init)
}
for (let b = 0; b < blocks.length; b++) {
const block = blocks[b]
ctx.strokeStyle = ctx.fillStyle = `hsla(${block.hue}, 80%, 80%, 0.5)`
ctx.beginPath()
ctx.arc(block.x, block.y, block.size * 0.5, 0, 2 * Math.PI)
ctx.stroke()
ctx.fill()
block.size -= block.rate
block.y += block.rate
if (block.size <= 0) {
blocks.splice(b, 1)
}
}
wandFrame = requestAnimationFrame(drawBlocks)
}
如果頁面離開檢視範圍,系統會移除事件監聽器,並取消動畫影格迴圈。blocks
陣列也會一併清除。
以下是游標軌跡的實際運作情形!
無障礙審查
雖然打造有趣的體驗很棒,但如果使用者無法存取,就毫無意義。Adam 在這個領域的專業知識,對於在 Chrometober 發布前準備無障礙性審查至關重要。
其中涵蓋的幾個重要領域如下:
- 確保使用的 HTML 是語意式。這包括適當的標記元素,例如書籍的
<main>
;以及在每個內容區塊中使用<article>
元素,以及在介紹縮寫詞時使用<abbr>
元素。在製作書籍時,先行考量未來的需求,就能讓內容更容易取得。使用標題和連結可讓使用者更輕鬆地瀏覽網頁。使用頁面清單也表示輔助技術會朗讀頁數。 - 確保所有圖片都使用適當的
alt
屬性。對於內嵌可擴充向量圖形,title
元素會在必要時出現。 - 在可改善使用體驗的情況下使用
aria
屬性。使用aria-label
為網頁和其側邊,可向使用者傳達他們目前所在的網頁。在「閱讀完整內容」連結上使用aria-describedBy
,可傳達內容區塊的文字。這樣一來,使用者就不會對連結的目的地感到困惑。 - 關於內容區塊,使用者可以點選整張資訊卡,而非僅點選「閱讀完整內容」連結。
- 先前提到,您可以使用
IntersectionObserver
追蹤哪些網頁正在瀏覽。這麼做不只對效能有益,系統會暫停所有不在視窗中的動畫或互動。但這些網頁也套用了inert
屬性。也就是說,螢幕閱讀器使用者可以探索與視障者相同的內容。焦點會保留在目前顯示的頁面中,使用者無法切換至其他頁面。 - 最後,我們會使用媒體查詢,以尊重使用者對動畫的偏好設定。
以下是審查結果的螢幕截圖,其中標示了我們採取的部分措施。
元素,表示這應是輔助技術使用者可找到的主要地標。詳情請參閱螢幕截圖。" width="800" height="465">
我們的經驗教訓
舉辦 Chrometober 的目的,不僅是為了推廣社群網站內容,也希望能測試目前正在開發中的捲動連結動畫 API polyfill。
我們在紐約舉辦的團隊高峰會中安排了一個時段,用於測試專案並解決發生的問題。團隊的貢獻非常寶貴。這也是列出所有需要解決的問題,以便在正式上線前解決問題的絕佳機會。
舉例來說,在裝置上測試書籍時,會發生轉譯問題。我們的書籍無法在 iOS 裝置上正常顯示。可視區域單位會調整網頁大小,但如果有缺口,就會影響書籍。解決方法是在 meta
可視區域中使用 viewport-fit=cover
:
<meta name="viewport" content="width=device-width, initial-scale=1, viewport-fit=cover" />
這個工作階段也提出了一些 API polyfill 的問題。Bramus 在 polyfill 存放區中提出了這些問題。他隨後找到了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,並將這些解決方案合併至 polyfill。舉例來說,這個提取要求透過在部分 polyfill 中加入快取功能,提升了效能。
這樣就大功告成了!
這項專案的執行過程非常有趣,我們打造出奇特的捲動體驗,突顯社群中精彩的內容。不僅如此,這項工具還可用於測試 polyfill,並向工程團隊提供意見回饋,協助改善 polyfill。
Chrometober 2022 活動結束。
希望你喜歡這堂課程!你最喜歡哪項功能?歡迎在 Twitter 上傳訊給我,讓我們知道你的想法!
如果你在活動中看到我們,還可以索取團隊成員的貼紙。
主頁橫幅相片來源:Unsplash 上的 David Menidrey